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者开发了一种新型治疗性疫苗,可治疗罕见儿童脑瘤扩散型内因性脑桥神经胶质瘤(DIPG),靶点为肿瘤细胞表面的新生抗原(neoantigen)。(J Exp Med. 2017年12月4日在线版)
新生抗原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异常蛋白,与常规抗原靶点不同的是新生抗原只在肿瘤细胞表面表达不在正常细胞表面表达,因此靶向新生抗原的治疗副作用可能较小。
DIPG是罕见但致命的儿童脑瘤,基本没有无进展生存可能。目前治疗手段是传统的手术为主加放疗及化疗辅助治疗,由于DIPG发生在脑干,部位难触及且脑干控制重要的身体技能如呼吸、血压和心率等,手术也几乎不可能,血脑屏障的存在为药物治疗带来挑战。
肿瘤细胞是正常细胞恶变而来,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通常在正常细胞也表达,治疗的时候难免误伤。如CAR-T疗法治疗B细胞淋巴瘤时也会杀死患者体内的正常B淋巴细胞,导致低球蛋白血症等。
肿瘤细胞优于单纯基因突变会表达多种突变蛋白,许多蛋白与正常抗原类似,免疫细胞仍然无法识别。不过还是有部分突变蛋白只在肿瘤细胞表面表达,以这类突变蛋白为靶点治疗更有选择性,这类突变蛋白被称为新生抗原。目前针对新生抗原的治疗的研究正在进行,有的已开始临床试验。
研究者发现了一种新生抗原,组蛋白3H3.3K27M突变,在70%的DIPG患者中可检测到这种突变,这种突变发生时,几乎在所有癌细胞中都有,提示该突变可能成为理想的新生抗原靶点。
研究者从含HLA A的DIPG患者体内分离出T细胞,确定其可与HLA A和组蛋白3H3.3结合的T细胞受体,筛选出与组合蛋白结合力最强的受体,将其用于其他T细胞,对T细胞进行改造和培养。随后的实验发现,这种改造T细胞可高效地杀死小鼠模型中的人类神经胶质瘤细胞。
转自:全球肿瘤快讯
推荐阅读:脑瘤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