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靶向药需要做基因检测吗?
恶性肿瘤就是人们所说的癌症,它是100多种相关疾病的统称。当身体内细胞发生突变后,它会不断地分裂,不受身体控制,最后形成癌症。
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被证实能够极大的改善癌症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靶向治疗日益成为抗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从作用机制看,靶向药物是通过与癌症发生、肿瘤生长所必需的特定分子靶点来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它有其特定的适应人群,并不是每位肿瘤患者都有机会进行靶向治疗。
靶向药物效果虽然好,但并非人人都有效,因为不同患者突变的基因有差异,他们体内突变的基因不同。
一种靶向药物一般只针对一种常见的突变基因,但并非所有肿瘤患者就都是这个基因突变了,不同肿瘤、不同患者突变的基因不同,所以,如果可以选择靶向药物治疗,在治疗前首先进行针对相应的基因状态的检测尤为重要,否则有可能无效。
不少患者“盲试”靶向药物,是不可取的。基因突变和靶向药物必须匹配,患者才能获益,否则不仅无效,还会耽误治疗时间,最后结果还不如化疗。
基因检测的关键问题还有检测什么基因。比如,对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有一套比较经济的方案,先检测EGFR基因,然后检测ALK基因,如果都没有突变,再考虑是否要检测别的基因。这套方案优点是相对便宜,满足多数患者需求;EGFR和ALK是东亚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点,合计占非小细胞肺癌50%左右,在不吸烟女性患者中比例更高,并且有明确的靶向药物治疗方案,如果经济不宽裕,这套方案性价比更高。
晚期癌症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受益一段时间后,多数后来都得面对一个耐药性的问题,靶向治疗作为很多晚期癌症患者最后一丝希望,却因为耐药性的问题而再次抱憾。
通常出现耐药性的分子靶向药物,它的原理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最后由它自灭。各种特定分子靶向药物,都只是针对一种癌症细胞的单蛋白、单分子才起作用,所以说只能阻拦肿瘤细胞的一条通道而已。在出现耐药性之前,这一种肿瘤细胞的通路一直受到抑制,患者的病情也可以得到控制。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病人在服用靶向药物出现耐药性之前往往疗效都非常显著。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这种药物阻拦肿瘤细胞生长的通道时,肿瘤细胞也在不断地自寻“生路”,选择其他通路配合自身的生长。久而久之,最终肿瘤细胞会“另辟蹊径”,分子靶向药物会失去作用,那时分子靶向药物再难以阻拦肿瘤细胞的发展,因而产生了耐药性。
经典的基因检测是通过分析肿瘤组织来完成的,组织来源主要是用手术过程中得到的肿瘤样品,或者是专门穿刺活检的样品。如果取不到肿瘤样品,还能做液体活检。液体活检是通过对血液中癌细胞的蛛丝马迹进行分析,判断癌症基因特性的黑科技,只需要抽血5~10ml。优点是无创、风险小、可以反复多次取样。
为什么血液里会有癌细胞和它的DNA?癌细胞不老实,喜欢到处跑,有时候会跑到血液循环里去。癌细胞生长速度快,有时会因为营养不足或缺氧等原因死亡,死亡的癌细胞破裂过程中,会导致一些有突变的DNA释放到血液循环里。
靶向基因检测费用是多少呢?
绝大多数靶向药需要检测相对应基因,现在基因检测价格便宜了很多使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几十个基因的套餐大概七八千。但是用PCR技术检测一个基因可能就得一两千。
靶向药物治疗对患者来说是极大的希望,但并不是每一位癌症患者都适合使用这种方式,还要对当前的病情以及癌细胞的情况来分析,癌症患者用的药物非常多,最后会出现耐药性,这个是最可怕的,而靶向治疗就让患者看到了生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