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肿瘤医生网提醒患者:国内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包括cart细胞,树突细胞疫苗,NK细胞,TILs细胞,TCR t细胞治疗,癌症疫苗等技术均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未获准在医院正式使用。国内患者可以参加正规临床试验,在医生的监管下使用,全球肿瘤医生网不推荐患者贸然尝试任何医疗机构和研发机构的收费治疗。
NCCN已经将电场治疗和替莫唑胺(Temodar)联合方案加入到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的1线治疗指南中。
电场疗法是一种抗癌细胞有丝分裂的治疗方式,通过向肿瘤提供低强度的交变电场来干扰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分裂。研究人员通过4个传感器阵列进行治疗,每个传感器阵列有9个绝缘电极,每个电极放置在剃光的头皮上,并连接到便携式设备上,以在大脑内产生低强度的200kHz电场。
Asaf Danziger
电场疗法的生产生Novocure首席执行官Asaf Danzige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许多医生在确定患者 治疗方案时将NCCN指南作为执行标准。电场疗法与替莫唑胺的引入为新确诊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提供了长期存活的可能。我们相信,更新的NCCN指南将提高医生的认识,尤其是在放射肿瘤科和肿瘤内科,帮助患者尽可能早的获益于这种全新的方案。
NCCN在临床实践指南中增加了电场疗法和替莫唑胺方案是基于III期EF-14试验的5年生存结果。数据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与替莫唑胺单药治疗相比,联合治疗延长了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37%。
EF-14共包括695名患有GBM的患者,他们于2009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全球83个医疗中心就诊。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了肿瘤切除或活检,并完成了伴随放化疗。
患者被随机分配到电场治疗联合替莫唑胺组(n = 466)或单独替莫唑胺(n = 229)。截至2016年12月25日,超过90%的患者完成了试验。
实验结果显示:TTFields组与对照组的中位PFS显着更长(6.7个月VS4.0个月)。联合组中位OS为20.9个月,而对照组为16.0个月。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患者的年龄,性别,卡氏评分如何,哪怕是预后最差的患者(如年龄65岁的患者),联合治疗组的生存期都增加了。
其中,生存率对比数据为,2年43%比31%;3年26%比16%;5年13%比5%,可以看到,电场疗法+替莫唑胺的联合疗法对胶质瘤患者的长期生存意义重大,生存率提高了3倍!
使用电场疗法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瘙痒。
国内患者何时可以接受电场治疗?
电场疗法在国际的临床应用上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然而中国的电场疗法何时有望能够在中国应用到临床?费用如何,这才是国内患者真正关心的问题!
暨近两年日本成功引进该技术,并取得显著临床效果后,中国也着手开展此项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小、预防复发和转移等多项独有优势的新技术,并且已经有多个国内神经外科专家在评估与参与该技术的临床试验。
今日终于收到喜报,在中国脑胶质瘤协作组、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的数十家成员单位(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一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为代表),以及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众多国内外医院、高校、科研机构的领域专家大力支持、指导和参与下,由企业牵头,启动了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国产化自主研发的进程!这意味着,国产的电场疗法有望开展临床试验,并进一步进入临床,造福患者!
业内专家透露,现在已完成国产设备定型,同步完成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报送型式检验,然后启动CFDA临床试验,待实验数据证实有效性后,才能上市并扩大临床治疗。
在该领域已申请多项国家专利,在具体原理及实现方式、配套计划、实现多模态治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创新,较国外专利技术实现了新的突破!
电场疗法的费用如何?
关于这项新技术,深入了解的专家并不多,美国亨利福特医院、梅奥诊所的专家可接受癌症患者电场疗法咨询申请,但是美国的治疗费用较高,每天700美金,需每天去医院治疗。
此外,日本也引进TTF电场技术,并已成功研发类似TTF的电场治疗设备,称为ECCT,一套设备9万人民币左右,可购买回国内长期使用。
中国方面,希望通过大幅度降低成本、创新设计,探索国人个体化治疗参数,为中国脑胶质瘤患者提供有效、便利、质优价廉的治疗方式,为我国肿瘤领域电场治疗及研究作出贡献,待上市后,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将会第一时间报道!
最后,小编整理了电场疗法的详细数据信息,感兴趣的患者可以点击下文了解详情:临床指南:电场治疗在脑胶质瘤中的进展及应用!(美国临床肿瘤学杂志)。或登录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我们希望,这种新型癌症疗法能够早日在国内上市,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
参考资料:
http://www.onclive.com/web-exclusives/nccn-recommends-ttfields-with-temozolomide-for-newly-diagnosed-gbm
声明:
本公众号内容仅作交流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仅依照本文而做出的行为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行为人自行承担责任。专业医学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士或专业医疗机构。
推荐阅读:脑瘤基因检测
本网站新闻资讯、文章、研究数据、治疗案例均来自于国内外医学论文,所涉及到的新药、新技术有可能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患者不能作为治疗疾病的依据。癌症治疗目前尚无治愈手段,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医院接受正规治疗或参加新药新技术临床试验。
帮助广大患者在抗癌之路上少走/不走弯路
最终成功战胜病魔!
靶向治疗|最新资讯|临床试验|靶向药物|
基因检测|免疫治疗资讯|定期专家科普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