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为什么那么贵
靶向药之所以昂贵到要卖几万元,那是因为你能买到的已经是第二颗药了,第一颗药的价格是数十亿美金。
瑞士诺华公司研制格列宁药品,花了超过50亿美元的成本,从1997年到2011年,诺华公司一共在研发新药上投入了836亿美元的成本,但其中只有21种药成功获批上市,以供赚取利润继续做药品研究。
对于绝大多数药品而言,新药研发都极为漫长、艰难。首先,这是一条非常冒险的道路,通常在成百上千个药品研发项目中,最终只能有一个产品可以成功上市。其次,随着新药研发成本不断升高,虽然不同药品在研发上投入的费用各有不同,但总体而言,现在企业成功推出一款新药,至少要花上10年的时间,斥资超过10亿美元。
靶向药纳入医保的省有哪些
目前只要是纳入医保的靶向药,各省份都已经落实接入本地医保系统目录。
靶向药物是指被赋予了靶向能力的药物或其制剂,其目的是使药物或其载体能瞄准特定的病变部位,并在目标部位蓄积或释放有效成分,抑制毒副作用。
治疗肺癌比较好的纳入医保的靶向药有:奥希替尼、克唑替尼、阿法替尼、塞瑞替尼、安罗替尼。
根据靶向机理的不同,药物靶向可分为被动靶向、主动靶向、物理靶向等几类:
1、被动靶向
被动靶向制剂是指利用特定组织、器官的生理结构特点,使药物在体内能够产生自然的分布差异,从而实现靶向效应。被动靶向多依赖于药物或其载体的尺寸效应:如大于7μm的微粒通常会被肺部的小毛细管以机械滤过方式截留,被单核细胞摄取进入肺组织或肺气泡;大于200nm的微粒则易被脾脏和肝脏的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被动靶向中最广为人知的是EPR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其基于实体肿瘤与正常组织中微血管结构的不同:正常微血管内皮间隙致密、结构完整,大分子及大尺寸颗粒不易透过血管壁;而实体瘤组织中的新生血管较多且血管壁间隙较宽、结构完整性差,淋巴回流缺失。这种差异造成直径在100nm上下的大分子类药物或颗粒物质更易于聚集在肿瘤组织内部,从而实现靶向效果;除此之外,利用肿瘤部位特殊的pH、酶环境,以及细胞内的还原环境等,也可以实现药物在特定部位的释放,达到靶向给药的目的。
2、主动靶向
主要是指赋予药物或其载体主动与靶标结合的能力,主要手段包括将抗体、多肽、糖链、核酸适配体等能够与靶标分子特异性结合的探针分子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偶联到药物或其载体表面,从而实现靶向效果。
3、物理靶向
利用光、热、磁场、电场、超声波等物理信号,人为调控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及释药特性,实现对病变部位的靶向。
以上简单的了解了靶向药物为什么这么贵。导致靶向药物昂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医药公司研发投入的成本等等,都会导致药物比较贵。另外有一些靶向药物目前在我国还没有,这也会导致一些靶向药物非常的贵。相信这些问题在未来会逐渐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