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物吃了5年
五年内没有发生复发及转移的话,就说明癌已经无进展生存了。因为医学上发现癌症疾病如果在五年之内没有发生癌细胞复发的话,一般就很难再出现癌细胞复发或者转移了。
以结肠癌为例,这个时候结肠癌患者只要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即可,第一年可以半年一次复查,之后一年一次复查即可。但是如果结肠癌患者在进行靶向药物治疗的五年时间内还是发生了结肠癌复发及转移的话,那么就说明结肠癌没有无进展生存,这个时候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系统的治疗。结肠癌目前治疗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大家只要能够积极的接受治疗,结肠癌患者的寿命还是可以得到很大的延长的。
靶向药肿瘤消失案例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若有效,可以达到完全缓解,也就是肉眼已经看不到肿瘤的情况。一般有效维持时间在8个月左右,但也有达到2年左右的。如果耐药。可选用奥西替尼靶向治疗,也可以化疗,化疗完成后可再吃回原来的靶向药,也是有效的。
药物靶向可分为被动靶向、主动靶向、物理靶向等几类:
1、被动靶向
被动靶向制剂是指利用特定组织、器官的生理结构特点,使药物在体内能够产生自然的分布差异,从而实现靶向效应。被动靶向多依赖于药物或其载体的尺寸效应:如大于7μm的微粒通常会被肺部的小毛细管以机械滤过方式截留,被单核细胞摄取进入肺组织或肺气泡;大于200nm的微粒则易被脾脏和肝脏的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被动靶向中最广为人知的是EPR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其基于实体肿瘤与正常组织中微血管结构的不同:正常微血管内皮间隙致密、结构完整,大分子及大尺寸颗粒不易透过血管壁;而实体瘤组织中的新生血管较多且血管壁间隙较宽、结构完整性差,淋巴回流缺失。这种差异造成直径在100nm上下的大分子类药物或颗粒物质更易于聚集在肿瘤组织内部,从而实现靶向效果;除此之外,利用肿瘤部位特殊的pH、酶环境,以及细胞内的还原环境等,也可以实现药物在特定部位的释放,达到靶向给药的目的。
2、主动靶向
主要是指赋予药物或其载体主动与靶标结合的能力,主要手段包括将抗体、多肽、糖链、核酸适配体等能够与靶标分子特异性结合的探针分子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偶联到药物或其载体表面,从而实现靶向效果。
3、物理靶向
利用光、热、磁场、电场、超声波等物理信号,人为调控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及释药特性,实现对病变部位的靶向。
患者在使用靶向药物以后,如果5年没有发生复发和转移,这说明患者的肿瘤已经彻底被无进展生存。我们知道对于多数的肿瘤患者来说,在使用靶向药物治疗以后会逐渐的产生耐药性的问题,这说明这种靶向药物已经不适合该患者的治疗了,可以选择其他的靶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