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重大疾病的病人内心是很崩溃的,一点小事情都会让患者的内心所崩塌,更别说出国看病了,选择机构上就要多加注意一些,选择的专业也会让患者心理更觉得安全,毕竟出门在外,从治疗到生活上都是需要有人办理的,千万不要把所有的费用都给出国就医机构,治疗费用是要给当地医院的,不然最后病情得不到救治,反而钱还没有了。
出国看病机构如何选?
1、亲自到机构看看。是否有正规公司办公室。网上很多中介机构连办公室都没有,如果你打电话对方想尽办法不让你去,那你就要注意了。
2、看对方是否有营业执照,注册资金是多少,与国外医院签约合同的正本是否有医院签字。
3、看服务机构是否有属于自己的海外直属服务团队,而不是包外服务,比如,找国外华人、大学生做翻译,按小时服务的模式无法保证服务质量。
4、考察机构推荐的医院、医生。
在美国,医生是允许多点执业的,如果被预约到的是医生而非医院,就有可能发生在小诊所就诊的情况,也有可能约到大医院但医生却是刚毕业或临床经验不足的年轻医生。
美国、德国、日本出国看病住院如何收费
近日人社部公布了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的推荐目录,130种疾病被列入。这是一个推荐性目录,各地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医保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发展等实际情况确定医保付费的病种范围,但应确定不少于100个病种。
改革的目的是希望进一步达成“控费”目标,完善分级诊疗机制,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而在其他国家,患大病住院是按病种收费、还是按服务单元收费?
美国:最早推行按疾病诊断分组付费基于病种付费权重进行支付
按疾病诊断分组付费的医疗支付制度,最初就是由美国推行的。这样的制度与美国的商业医疗保险机制有着密切关联。在这种制度之下,美国病人看病缴费的流程是什么?
美国很早就开始根据病种收费,并且在对供方垄断地位的费用控制机制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美国的医疗保险从一开始就引入了市场机制,加强各个医疗主体之间的竞争,工作效率高和成本较低的医疗服务提供者将会成为保险机构的优先选择,加强了医疗机构之间的激励机制。
同时,美国还有一套对供方的监督机制,就是在医疗服务提供之前对医药服务的必需性和恰当性进行审核。建立整套衡量医疗资源是否合理利用的评价标准。另外还设立了具有法律地位的医生同行评议机构和监控部门机构,一旦发现医疗机构有诱导患者的需求或者提供过度医疗服务,医保机构有权利不向医疗服务的供方提供病人的医疗费用。
按病种付费,如何计算费用?一般是以病种付费的权重为基础进行支付,即根据病种的历史费用情况,将每个病种设置的相应费用权重与一定的基础费率结合,从而确定每一组病种的费用支付标准。如何确定正常和异常病种的界定标准?在美国,正常病例的上限是指医疗费用排名在前5.1%分位数。
德国:大部分医疗费用被医保覆盖特殊医疗服务由患者买单
德国借鉴美国的做法,根据本国国情,制定了相应的病例组合方案。不过从患者角度看,由于大部分医疗费用都被医保覆盖,多数人并不太关注医疗费用如何计算。不过,也有比较灵活的情况,比如一些特殊的医疗服务医保不覆盖,而医生开的药则通常需要患者自行购买。
全球肿瘤医生网(www.globecancer.com)介绍,德国施行的是全民医保制度,所有居民必须参加医疗保险,并且持有全国通用的医保卡。原则上讲,在德国任何一家诊所、医院等医疗机构都可以使用。德国医疗保险分为法定和私人两种,法定医保所涵盖的是一般性的医药服务。如果要使用更好、更新的药品或者是特殊的医疗服务则不在医保的负担之内。不过,一般的看病、住院、手术等都会由医保买单,诊所或医院直接与保险公司结算。如果病人指明要哪个专家看病、使用某种新药或新材料、住单人病房等,由此产生的额外费用则需要自己买单。私人保险费用相对较高,而且只能覆盖投保人自己,但是它所涵盖的医药范围更广,享受的医疗服务水平更高。无论是哪种保险,只要是疾病治疗必需的介入和药品,一般都在医保之内。德国实施的是医药分家,医生只开药、不给药,患者必须拿着医生的药方去专门的药房买药。药品的费用大部分是由医保承担,病人只需要支付一小部分。
日本:实行DPC制度按病种付费仅针对住院患者
日本从2003年开始引入按病种付费的制度,只针对住院患者。只要是满足制定标准的医院,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收费方式。
DPC是日本2003年引入的,针对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治疗中,国家投入医疗资源最多的一种疾病按照每天的定额收取费用。该费用由厚生劳动省制定,以500种疾病为基础,并根据是否进行手术等条件再细分成2000多种。但是,DPC仅针对住院患者,门诊患者依然采取各费用累加的收费方式。该制度最先在国立医院试行,如今不再局限在特定的医疗机构,只要是满足其指定标准的医院都可以采用DPC制度。患者的住院费用由综合性评价部分和累加部分组成,其中综合性评价部分是按照病种而设定的,包括住院基本费、检查费、医药费、注射费、医疗影像等费用;而累加部分则包括手术麻醉、内视镜费用和康复费用等。
DPC制度的导入可谓一箭多雕,对医疗机构而言可以提高效率,与累加式收费方式相比可以获得更多收益。同时对于患者而言,能够缩短治疗时间,避免过度检查或用药。而对政府而言,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内削减日趋增加的医疗费用,减轻国家负担。
抗癌之战,患者心理调节与治疗并重
1、问诊 医患充分交流诊断病情更准确
在美国的海外医疗,一般初诊45分钟,复诊20分钟,病情复杂的可延长时间,病人有权利占用医生的时间。这使得医生与患者交流的时间更长,有机会像朋友一样与患者聊天,交流与病情相关的生活习惯、疾病状况等等,从而就更加深入地了解患者病情,使病情诊断更准确。这也就是为什么选择出国看病的好处!
2、治疗 心理调节与身体治疗同等重要
严格地说,一位好医生应该是一个好的心理疏导者,帮助病人在治疗中树立信心。
患者,尤其像癌症这种重症患者,身体不适时,心理也会十分脆弱,假如缺乏情感关怀,即使得到好的医学治疗,也可能感受不到。重视患者的感受,满足他们心理方面的需求,才能增加患者对医疗过程和结果的认同。
3、康复 心理康复指导保障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
随着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癌症治疗的发展,患者生存率提高和生存时间的延长,让癌症不再意味着生命的终止符。然而对癌症患者更的考验是如何病长期生存,进入康复期后,又如何回归家庭、社会、保持正常的生活质量呢?
癌症患者康复(五年生存率)后,医生会千嘱咐万叮咛患者定期复查和康复后注意事项,还会让患者记下医生电话,万一出现什么不适,可以随时打电话。
当然,除了医生的帮助外,对于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患者家属及朋友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了解其心理特点和心理变化,进行干预和帮助,并给予解释安慰,有助于患者更好的回归家庭、社会、保持正常的生活质量。
出国看病的人当然需要自己最亲的人陪伴在身边了,这样也有一个依靠感,病人也是需要家属去鼓励的,毕竟治疗的道路上总是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个时候患者坚持不下去了,那家属就要给予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