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新药,抗体偶联ADC药物Zynlonta刚获批被写入了NCCN淋巴瘤治疗指南
根据ADC疗法公司(ADC Therapeutics SA)的公告,就在4月24日获得批准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新药loncastuximab tesirine(Zynlonta),仅上市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被写入了最新的NCCN指南,成为了大B细胞淋巴瘤的推荐治疗方案。
ADC公司的公告中表示,Zynlonta被定位2A类推荐。NCCN指南中的2A级别推荐,代表着药物的证据水平较低,但已经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同意,对于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高度未满足的治疗需求具有重要的补充意义。
而从这一条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出非常值得关注的4个关键点。
ADC药物,正在越来越多类癌症的治疗中发挥卓越效果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又被誉为“生物导弹”,通常基于靶向药物或化疗药物而研发,是一类比靶向治疗更具靶向性的新型抗癌药物。
这类药物一般包括3个结构:单克隆抗体、连接物和细胞毒性药物。抗体用于识别一些特定的、只在或更多地在癌细胞及肿瘤病灶中存在的标志物,作为“导弹”的定位装置;而在定位装置识别到病灶部位之后,连接物断裂,将细胞毒性药物释放出来,对癌细胞实施“精确打击”。
与作用于患者全身的化疗药及靶向药物相比,ADC药物的靶向性更进一步,能够更大限度地将“攻击力”击中到病灶部位。
目前,已经上市的ADC药物多集中于HER2和TROP-2这两个靶点,适应症主要包括乳腺癌、胃癌等,展现出的疗效均显著超过了现有的靶向及化疗药物。部分新药,如HER2靶点的ADC药物等,其疗效甚至可以超越同靶点最经典的靶向治疗药物曲妥珠单抗。
此次被新纳入NCCN指南的Zynlonta是一款以CD19为靶标的ADC药物,主要用于多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获批的适应症为三线及后线方案,患者需曾经接受过2种或更多种全身方案治疗。
对于这部分复发、难治的淋巴瘤患者来说,全身治疗方案的选择已经非常匮乏,响应率也很低。Zynlonta带来的不只是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更是一种整体缓解率48.3%、临床完全缓解率24.1%的优秀选择。
当然,临床完全缓解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治愈”。这种“完全缓解”指现有检查手段查不到癌细胞、且不复发。对于晚期的癌症患者来说,临床完全缓解是最理想的治疗结局之一。
而ADC药物超强的靶向性,带来的不仅仅是更高的响应率、更长的生存期,还有更加出色的临床完全缓解率。
靶向性更强的药物,能够更好地将药物效果集中于癌细胞、肿瘤病灶,而不是广泛地伤害身体的正常细胞。这类药物牟准的也正是癌症患者最大的期望——将癌症像慢性病一样凭借药物治疗控制住,尽量减少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也尽可能地避免因用药而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
CD19,正在成为淋巴瘤新药研发的重要靶标
CD19即白细胞分化抗原,在所有B细胞谱系中表达,在各类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同样也是这类疾病的重要治疗性靶标,尤其在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发挥效果。
这一靶标的获批靶向治疗药物不多,其中安进公司的Blinatumomab是一款CD19/CD3双特异性抗体。但在细胞免疫治疗领域,CD19绝对是一个热门靶标。
在已经获批上市的CAR-CD19 T细胞疗法中,Kymriah治疗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能够超过90%,Yescarta(Axi-Cel)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完全缓解率为51%、三线以上治疗难治的滤泡性淋巴瘤完全缓解率60%,KTE-X19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完全缓解率为67%,Liso-Cel治疗部分类型的大B细胞淋巴瘤完全缓解率为53%。
这个靶标为患者们带来的是超高的临床完全缓解率,更是一份长期优质生存的希望。
当然,在价格方面,CAR-T细胞疗法的治疗费用也远远超过了现有的化疗以及大部分靶向治疗方案,“劝退”了很多原本有希望得到更长生存期的患者。
好在,我国也有许多针对这一靶标的CAR-T临床试验项目,如CAR-T细胞制剂JWCAR029等等,正在招募国内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有需求的患者可以联系医学部(400-666-7998)进行申请,尝试这些免费且有国家政策支持的临床试验项目。
权威指南,正在加快紧跟临床新药的步伐
近段时间一次因癌症医疗而引起的纠纷事件,以及近两年内的新冠疫情,将一些长期存在却未被重视的问题摆在了医生与患者的面前。
临床诊疗指南,包括美国的NCCN指南及中国的CSCO指南等,一直是肿瘤专业的医生为患者实施治疗的“基本指南”,我们所说的“标准治疗方案”也正是基于指南。但现在抗癌药物新研究越来越多,每个月都有多款新药获批上市,指南只有频繁更新换代,才能跟得上药物发展的步伐、确保将最为有效的方案写在推荐中。
近几年,癌症诊疗指南的更新速度可以说是越来越快,像此次的新药Zynlonta获批仅两周就迅速写入指南,不仅代表了专家们对这款药物疗效的认可,更是癌症规范化治疗受到重视的体现。
是否应当在医生认为合适的时候摆脱指南来应用治疗方案?很难有人能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指南的更新速度可以更快、甚至是紧随临床研究的步伐,且普及率更高,那么类似的纠纷就会越来越少,癌症患者也更有希望得到一个更好的治疗方案。
我们期待着那样的未来。
患者的需求,将是诊疗标准前进的最终导向
正如小汇在FDA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ODAC)公开会议的报道《ODAC三日会议:那些曾获FDA加速批准的免疫“神药”,现在如何了?》中反复强调的,患者的实际需求才是所有的新药研发、标准指南的根本导向。
不论是我们所追求的新药、新方案、新技术,还是标准治疗方案的更替,最终都是为了让癌症患者们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更长的生存期。
我们希望能够从治疗、营养、心理等各个方面帮助癌症患者,让大家离健康更近一些,离幸福更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