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EGFR靶向治疗这四类临床试验值得关注
EGFR,这是一种与亚裔(尤其是中国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密切相关的基因。非小细胞肺癌中约60%~70%为肺腺癌,而在中国的肺腺癌患者当中,EGFR的突变率最高能超过60%!
这样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是欧美国家所没有的。因此,在第一款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易瑞沙)诞生之后的很长时间里,这款药物都没能得到真正充分的重视。前后两项重要试验之间迥异的结果,更是让这款药物不得不走向了被西方国家“下架”的命运。
直到中国的吴一龙教授,力排众议将其引入中国、日本等多地进行“泛亚洲研究计划”,才真正为这款靶向治疗药物洗清了“冤屈”,同时将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引上了“致癌驱动基因”的康庄大道。
从2005年吉非替尼在中国获批至今,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已经迎来了不止一次的更新。这一次,我们以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为主题,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新的“潜力股”。
这些新药或许还未能在抗癌的“江湖”上“打出名声”,但它们已经像新星般冉冉升起,与所有在研的、上市的药物一起,指向一个“肺癌慢病化”的光明未来。
耐药T790M突变,选择空前丰富
若患者使用第一代或第二代的EGFR抑制剂,耐药之后复查基因检测,有相当比例的患者能够查出EGFR T790M这种耐药的“关守”突变。
针对这一突变的最经典药物是奥希替尼,不过目前也有多款第三代EGFR抑制剂展现出了同样出色的疗效。已经上市的国产药阿美替尼和伏美替尼、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贝福替尼、拉泽替尼等等,都有相当不错的表现。
从这些数据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国产的EGFR抑制剂、尤其是国产的新一代EGFR抑制剂已经有了不输奥希替尼的出色潜力。获批上市以及走入临床试验阶段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越来越多,尽管目前尚且仍有很多不可替代之处,但奥希替尼终于不再是“一枝独秀”了。
EGFR罕见突变亚型,正在得到重视
除了“常见突变”以外所有的EGFR突变亚型都被叫做“罕见突变”,多数情况下接受现有的EGFR抑制剂治疗的效果不理想。不过在所有罕见突变当中,占比接近一半的外显子20插入突变(ex20ins)也在近期被写入了指南,有了标准的靶向治疗方案。
目前已经获批用于EGFR ex20ins突变的两款药物,分别是阿米万他单抗(Amivantamab,JNJ-6372)和莫博塞替尼(莫博替尼;Mobocertinib,TAK-788)。这两款药物分别代表了抗ex20ins的两大主流模式:EGFR/MET双抗,以及基于奥希替尼改进得到的新药。其中阿米万他单抗的缓解率约为40%,莫博塞替尼的缓解率约为28%;且两者不存在交叉耐药,患者可以在对其中一款药物耐药之后换用另一款药物。
当然,目前国内正在招募这类突变患者的新药临床试验项目也非常多,大家可以重点关注。
耐药C797S突变,新"关守"亟待突破
如果患者对于第三代EGFR抑制剂耐药,不论是一线使用时耐药、还是二线使用时耐药,都有很大的比例能够检测到C797S突变。
第三代EGFR抑制剂耐药后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Del19/T790M/C797S及L858R/T790M/C797S三突变,约占所有第三代EGFR抑制剂耐药患者的20%~40%左右。目前已有的药物对于此类患者治疗效果欠佳,市场需求再次出现空白。
针对这类耐药患者,阿米万他单抗+拉泽替尼(Lazertinib,Leclaza)+化疗(卡铂+培美曲塞,即LACP方案)的组合方案有明确的疗效,整体缓解率达到50%;此外第四代EGFR抑制剂如BBT-176也有成功案例;HER3靶点ADC新药U3-1402疾病控制率72%。
“奥希替尼+”的联合治疗方案也有一定的疗效,如奥希替尼+沃利替尼取得了整体缓解率41%的初步数据。
双靶向、靶向+免疫,新联合方案带来新希望
除了新药,新的联合方案也是抗EGFR治疗发展的重要方向。EGFR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即PD-1或PD-L1抑制剂的“靶向+免疫”联合方案,EGFR抑制剂与其它靶点的靶向药的“双靶向”联合方案,都在许多适应症上展现出了独特的潜力。
尤其是对于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患者,例如病理分型为鳞癌或小细胞肺癌的EGFR突变肺癌患者,或者同时存在两类及两类以上驱动基因突变(例如同时存在EGFR突变和ALK融合,或者同时存在EGFR突变与MET扩增等等)的“共突变”患者来说,这些联合方案所带来的疗效是单药无法媲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