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靶向治疗一线用第几代药好,肺癌靶向治疗用药顺序及原因
最近收到了一个来自病友的问题。
这位病友是EGFR敏感突变的肺腺癌,刚确诊不久,即将开始治疗,但是对医生开出的方案很不理解。他认为自己刚刚开始治疗,那用药也应该循序渐进,按照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这样的顺序来使用。癌症能用的靶向药就这么多,每一款药都不能“浪费”,这么治疗肯定能活得更久一点。
但是他的医生却让他一线治疗就用第三代的靶向药,并且告诉他这样的生存期才更久。他很纠结,“一线治疗就用最‘猛’的药,吃耐药了的话后面怎么办?”
EGFR敏感突变,指南怎么说
EGFR外显子19缺失(ex19del)和L858R这两类突变就是我们所说的“敏感突变”,存在这些突变、且不存在耐药突变的患者,对于各类EGFR抑制剂更敏感、接受治疗的效果更好。其中ex19del在所有EGFR突变中约占45%,L858R约占40%,所以也被称为“常见突变”。
根据目前更新的最新指南,不论是NCCN指南还是CSCO指南,都推荐患者一线选择第三代EGFR抑制剂奥希替尼。当然,国内患者还可以从两款已经上市的国产第三代EGFR抑制剂,阿美替尼和伏美替尼当中选择,其中伏美替尼受到较多推荐。
不论检测到的EGFR突变,是否是第一代/第二代药物的敏感突变亚型,都推荐患者选择以奥希替尼为代表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
第一代药,还是第三代药
可能有患者会觉得,我确诊之后先用第一代药或者第二代药,耐药之后再用第三代药,采用这样的序贯治疗模式,不应该活得最久吗?直接用第三代药,那这第一代和第二代的药物,不就浪费了吗?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奥希替尼为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所带来的颠覆性突破了。关注基因药物汇的读者,对于“1 3”“2 3”和“3 X”这一组序贯治疗肯定是已经非常熟悉。“1 3”的58.0个月、“2 3”的47.6个月都让人非常眼热,是序贯治疗模式当中的成功典范。
但是我们要这么想——确诊之后就使用第一代EGFR抑制剂,也就是一线治疗选择第一代EGFR抑制剂,大概只有70%左右的患者能够获益;在这些获益的患者当中,只有大约50%~60%是因为EGFR T790M这个“关守突变”而耐药、后续有机会选择奥希替尼二线治疗的;这部分患者当中又只有大约70%的患者会对奥希替尼治疗有响应。
几个数据折算下来,只有大概25%的患者能够有机会去争一下这58.0个月的“中位总生存期(半数患者能够达到的生存期)”。也就是说,实际上只有1/8的患者能够达到58.0个月!
一线使用第二代EGFR抑制剂也是同理。理想虽然美好,但如果绝大部分患者都耐受不下来、完成不了治疗,那效果也发挥不出来啊!
但在奥希替尼冲击一线成功、FLAURA试验的结果公布的时候,这个问题终于被迎刃而解了。在FLAURA试验当中,奥希替尼一线治疗不仅达到了38.6个月的中位总生存期,缓解率也达到了80%。这是不需要患者先使用前代药物、再耐药发生T790M突变的!
因此,从结论上来说,医生为这位病友推荐的,一线治疗使用第三代靶向药物(对于EGFR敏感突变来说通常是伏美替尼、奥希替尼等)的方案,的确是受到指南推荐且疗效比较好的方案。我们向病友解释了这些知识、列举了诸多试验数据之后,他也终于理解了医生的考量。
如今,第三代EGFR抑制剂已经在一线治疗当中展露出了非常出色的“硬实力”。当然,如果大家出于种种原因,无法接受已经上市的这些第三代药物的治疗,也可以选择参与临床试验,具体项目可以联系我们了解。
当然,目前EGFR这个靶点的“热门”研究方向还是第四代EGFR抑制剂、EGFR难治突变型(如ex20ins)等的新药。这些方向有大量的新药临床试验,有需求的患者,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提交病历资料进行初步筛选。
即使大家自己没有需求,也可以多多转发,让现在有需求的患者有更多机会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