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17 16:13 编辑:全球肿瘤医生网
肝癌由于起病隐袭,早期症状不典型和诊断困难,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达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只有大约15%的患者适合手术切除。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患者来讲,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却不敏感。特别是,对于存在肝炎、肝硬化和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使得晚期肝癌的治疗非常棘手。
直到2007年10月,美国FDA批准索拉非尼(多吉美)用于治疗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全身疗法。很快,2008年6月,中国CFDA获批了此适应症,给国内肝癌患者带来了一线希望!
基本信息
通用名称:sorafenib(索拉非尼)
商品名称:NexAVAR(多吉美)
医保报销:是
医保价格:
用药剂量
三种适应症用药方式相同,具体用法用量如下。
口服每次400毫克,每日2次
治疗时间:直到患者不再受益于治疗或直至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为止
- 可以空腹,或进食前至少1小时或后2小时服用。
- 应该用一杯水吞服片剂。
索拉非尼是一种口服活性多激酶抑制剂,是治疗晚期肝癌的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单药不仅延长了晚期肝癌患者疾病进展时间,还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而且索拉非尼在患者中通常耐受良好,很少有患者因严重副作用终止治疗。因此,索拉非尼代表了晚期肝细胞癌治疗的重要进展,并且是该病症的新标准治疗方法。
索拉非尼是肝癌患者的救星!
国外曾有学者报道过索拉替尼彻底无进展生存晚期肝癌的病例。78岁的老人,曾在右肝部发现4.5cm5.0cm的肿瘤,确诊为晚期肝癌。该患者口服索拉非尼400mg,每日两次,6个月后肿瘤完全消失。
在602例患者参加的临床研究中,索拉替尼组较不采用索拉替尼治疗的对照组的生存改善了 44%,接受索拉替尼的患者比不接受治疗的患者平均多活了将近3个月;索拉非尼组的患者 平均5.5个月的时间内肝癌没有继续恶化,而未采用索拉替尼的患者在2.8 个月后,肿瘤就开始恶化了。
虽然差别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也使得索拉非尼成为第一个显示可以显著延长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治疗药物。因为是平均值,所以有些患者可能多生存一年以上。
研究显示,索拉替尼对患者产生的副作用并不明显,研究中服用索拉替尼的患者和不服用索拉替尼的患者,出现的各种症状比较接近,由此推断,很多症状可能是肝癌本身引起的。有可能由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包括:手足综合症(手足感觉迟钝或红斑),腹泻,脱发,疲乏 ,高血压,厌食以及恶心。索拉非尼的副作用并不严重,但也需引起注意。应特别注意保护肝功能和利胆,可以同时使用一些药物。
此外,研究还显示,对于曾经酗酒、曾患其他肝病,曾接受过手术切除部分肝脏,接受过肝动脉栓塞(TCAE)治疗,肺部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索拉替尼仍然有效。
索拉非尼耐药怎么办?
一、换二线药物
一线治疗耐药,肯定是要考虑二线用药方案的。目前,美国已经获批了3种肝癌二线靶向药和2种免疫治疗药物。
2017年4月,FDA批准regorafenib(瑞戈非尼,Stivarga)用于索拉非尼耐药肝癌的二线治疗,国内已上市且入医保;
2017年9月,FDA批准nivolumab(纳武单抗,Opdivo)用于索拉非尼耐药肝癌的二线治疗,国内已上市;
2018年11月,FDA批准pembrolizumab(派姆单抗,Keytruda)用于索拉非尼耐药肝癌的二线治疗,国内已上市;
2019年1月,FDA批准cabozantinib(卡博替尼,Cabometyx)用于索拉非尼耐药肝癌的二线治疗,国内未上市;
2019年5月10日,FDA批准ramucirumab(雷莫芦单抗 Cyramza)用于甲胎蛋白(AFP)400ng/ ML且之前已接受过索拉非尼(多吉美)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单药治疗,国内未上市,可以美国、香港购买,但价格昂贵,每次治疗费用约5万元人民币。
二、尝试基因检测
肺癌基因检测寻找靶向药已经成为药物治疗起始前的标准步骤,因为EGFR、ALK、ROS1基因突变的患者选用靶向药已经成为标准疗法。而肝癌虽然获批了多种靶向药,但是这些靶向药都是多靶点激酶抑制剂或者免疫治疗药物,在获批的官方文件中,并未要求进行基因检测。
但是,在一线、二线治疗均耐药,但是还想获得更多治疗机会时,可以尝试一下全基因检测。本着异病同治的理念,或许可能找到比较特殊的突变靶点,尝试其他癌症获批的靶向药,也能带来一线生机。
小结
虽然,现在已经到了9102年,又有多种肝癌靶向药获批问世,乐伐替尼也能取代索拉非尼的一线治疗地位。去年11月,乐伐替尼已经在国内开始销售(未进医保,每月费用5万元左右,是索拉非尼的5倍多)。
但是,对于国内肝癌患者来说,综合考虑治疗效果、治疗费用、经济水平及购药方便性的多重因素,索拉非尼仍是第一选择。当然,经济条件好的话,可以一线直接使用乐伐替尼。明日,Vicki也会系统为您介绍乐伐替尼给肝癌患者带来哪些获益,了解更多用药信息或者基因检测可以登录!
本网站新闻资讯、文章、研究数据、治疗案例均来自于国内外医学论文,所涉及到的新药、新技术有可能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患者不能作为治疗疾病的依据。癌症治疗目前尚无治愈手段,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医院接受正规治疗或参加新药新技术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