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癌症 >> 肿瘤治疗»

癌症预防复发方法有哪些,如何预防癌症复发和转移

时间:2023-02-20 17:05 编辑:全球肿瘤医生网

全球肿瘤医生网提醒患者:国内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包括cart细胞,树突细胞疫苗,NK细胞,TILs细胞,TCR t细胞治疗,癌症疫苗等技术均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未获准在医院正式使用。国内患者可以参加正规临床试验,在医生的监管下使用,全球肿瘤医生网不推荐患者贸然尝试任何医疗机构和研发机构的收费治疗。

  癌症预防复发方法有哪些,如何预防癌症复发和转移


  在中国,肺癌是发病患者最多、死亡患者也最多的癌症。每年有超过80万人被确诊,还有超过70万人因这种疾病死亡。


  肺癌患者的整体生存情况并不算理想。所有分期、分型的肺癌,5年生存率大约在15%~20%左右,根据分期分型有比较大的差距。举例来说,Ⅰa/b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大约为50%~70%,Ⅱ期为30%~50%,Ⅲa/b期为10%~40%,而Ⅳ期患者仅有约2%~5%。


  确诊时分期已经较晚,是我国肺癌患者整体生存情况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在少部分确诊时分期早、能够手术、原本应该有较长生存期甚至有机会彻底治愈的患者当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为种种原因复发转移,转而变成了生存期非常不理想的Ⅳ期患者。


  这些患者忽视了什么、错过了什么?应该如何改变,才能降低复发的风险,让健康延续更久?


  什么是复发转移?为什么会复发转移?


  癌症复发,指癌症在经过治疗或手术之后,癌细胞又在相同部位重新生长的情况。而癌症转移,则是指癌细胞从原本的生长部位脱落,通过局部扩散、血行转移、淋巴转移等方式,向周围或远处扩散、定植以及增殖,最终成为同源的新病灶的过程。


  癌症复发的原因,最主要是癌细胞清除得不彻底。如果手术时切除不彻底,或者已经有癌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及淋巴液循环当中、术后又未进行处理,那么即使是切除了病灶,癌症也会在一段时间之后复发转移。


  当然,如果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出现了新的病灶,且经过检测发现新的癌细胞的特质或原发部位,与之前所患的癌症完全不同,那就属于第二原发肿瘤。不同于复发,二次肿瘤是患者第二次罹患了全新的癌症,采用的治疗方式会截然不同,预防方式也完全不一样。


  术后辅助治疗:把癌细胞杀得更彻底一些


  术后复发的一大原因是癌细胞及病灶清除不彻底。这种不彻底可能是切除范围不够彻底,切除位置的周围还有没能清除掉的残余病灶、也就是切缘阳性,也可能是因为癌细胞已经在手术前就进入了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当中。


  如果癌细胞清除不彻底,后又未进行辅助治疗、让这些癌细胞继续存留在了患者的体内,那么患者后续复发的风险就会很高。


  以往,患者术后会选择不治疗,或者接受辅助化疗。但近几年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的发展,让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有了比化疗更加高效、舒适的选择。


  我们举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奥希替尼,最经典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目前已经获批作为可接受手术的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案。


  从疗效上来说,如果患者术后接受奥希替尼辅助治疗,比起使用安慰剂,无病生存期将大大延长、复发的时间明显延后,且患者分期越晚,这种优势就越是明显。分组试验结果显示,在Ⅰb期(87% vs 73%)、Ⅱa期(91% vs 56%)、Ⅲa期(88% vs 32%)患者当中,奥希替尼方案的2年无病生存率都有非常显著的优势。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同样可以用在辅助治疗阶段。阿特珠单抗,一款经典的PD-L1抑制剂,可以用在手术切除或铂类化疗之后。与其它的支持治疗方案相比,阿特珠单抗方案能将患者疾病复发或死亡的风险降低足足34%。


  生存期及生存率的对比都非常明显:接受阿特珠单抗方案治疗的患者中位无病生存期达到42.3个月,最佳支持治疗仅35.3个月;阿特珠单抗方案的3年无病生存率为60.6%,最佳支持治疗仅48.2%。


  因此,对于患者来说,选择一种有效又能够耐受、甚至可以长期使用的维持治疗方案,将意味着切除肿瘤之后的健康生活更加长久。


  规范随访:抓住癌细胞的蛛丝马迹


  如果在接受了手术、术后也采用辅助治疗清除了残余的癌细胞,康复者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事实上,一直有专家强调肺癌术后5年内是复发的高发期,更是有人提出约70%的患者会复发。术后复发的高峰集中在术后1年、3年内,超过5年(或6年)不复发,后续再复发的风险比较小。因此,在接受过手术(及术后治疗)的这5年内,患者都需要进行规律的术后随访。


  根据《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随访中国胸外科专家共识(2020版)》,随访方案主要包括病史问诊、体格检查以及肿瘤标记物、影像学检查这几个方面。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随访中国胸外科专家共识


  而随访的时间以及频次方面,术后第1~3年以内随访频次最高,至术后4~6年开始逐渐降低。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随频率


  只有更早发现、更早治疗,才是改善肺癌、以及复发的肺癌患者的预后,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


  一些新型的检测手段,在复查这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癌细胞本身有着粘附能力差的特点。它们不会像正常的细胞一样发挥功能,更不会像大部分正常细胞一样一生呆在某一个特定的工位或区域内工作,或者像免疫细胞那样有规律地出差癌细胞只会在它们能够去到的所有地方乱跑,发现哪里有薄弱点,就在哪里扎根并增殖成一个新的病灶。


  血液以及淋巴循环尤其是癌细胞喜欢搭的顺风车,一些癌细胞从病灶上脱落之后,就会随着血液以及淋巴液跑到远处的脏器位置,并形成远处转移病灶。


  在做完手术之后,仅仅通过病理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来评估疗效,很可能是无法发现已经循环于血液当中的癌细胞的。不过呢,如果这个时候使用血液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查,是可以观察到CTC数量增加的,能够更早、更敏锐地预知病情的进展。


  增强免疫力:用自身的力量清除癌细胞


  肺癌术后不复发或复发,另一个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就是接受手术的患者自身免疫力的强弱。


  免疫力强的康复者,自身免疫功能就能有效地将已经是残兵败将的剩余癌细胞,以及尚且不成气候的新生癌细胞清除掉。免疫力弱的康复者,一旦自身免疫系统错过了少数癌细胞,就可能在未来得到一个肿瘤病灶。


  胸腺肽属于免疫调节疗法,已经被广泛用作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手段,一些观点认为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但这种方案的实际效果如何、对于患者生存期的改善有多明显,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证实。一篇大型回顾性分析结果,统计了5726例患者的转归,并分析了胸腺肽1在这部分人群当中的效果。


  在这5746例患者当中,1027例患者接受过胸腺素 1(T1)治疗,4719例患者从未接受过这种治疗。纳入的病例包括了ⅠA~ⅢA期,均为手术患者,并且术后没有残留,切缘阴性(R0),且术后生存期至少90天。


  其中,接受T1治疗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为77.3%;而未接受T1治疗的患者,整体的5年无病生存率为57.9%;与T1治疗组患者严格匹配、保证基线水平一致后的对照组,5年生存率为64.7%。


  免疫力和五年生存率


  5年生存率之间同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为83.3% vs 72.7%。


  研究者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是否接受T1治疗的确会导致患者无病生存期及生存期的差距,接受T1治疗的患者生存期更长。除此以外,手术年份(2005~2011年或2012~2018年)、患者年龄(年龄59或59岁)、性别、吸烟史等等都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期。


  各因素对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影响


  各因素对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影响


  各因素对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影响


  各因素对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


  各因素对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


  改变生活方式:看似简单,其实最难的自我调节


  癌症的发生,与各种各样潜藏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致癌因素密切相关:吸烟、酗酒、环境污染、超重肥胖、缺乏运动、饮食偏嗜对于健康人来说,这些因素会导致癌症;对于康复者来说,这些因素也会再次导致癌症。


  但是这种改变自我生活方式的自我调节,看似简单,其实是最难的治疗。烟酒易成瘾,戒瘾难之又难;易致癌的生活环境也是很难改变的,极少有人能够有财力与魄力彻底离开原本的生活环境,到一个全新的地方居住,工作生活。


  但这些改变会让康复者更健康、让康复期的生活质量更高,所以即使再艰难,也要改变的迈出第一步。


  一、饮食好


  手术是癌症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同时,对于患者来说,手术也带来了一次不小的创伤。接受了手术的癌症患者,术后的饮食(或者叫术后营养支持)的主要目标包括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和术后康复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等。


  术后的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伤口什么时间能够恢复。良好的营养供应有助于促进伤口的愈合,相信很多人都有了解,营养不良可能导致伤口迟迟不愈合。若营养匮乏、伤口长期暴露,感染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蛋白质与新生血管的形成、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胶原的合成密切相关;维生素(尤其是B族和C族)以及微量元素(锌、铁、铜、锰等)与伤口的愈合也密切相关。


  01、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一切细胞与组织构成的基础性成分,不仅参与健康组织的构成,也参与受损组织的愈合,因此是术后患者所必须的重要营养物质。


  术后患者所应当关注的不仅仅是蛋白质的量,也同样药关注蛋白质的质量。优质的、易于吸收及利用的蛋白质对于患者的愈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患者对于蛋白质的需求量与体重及病情等因素有关,究竟是应当通过调控饮食来补充,还是必须通过额外的营养补充剂来补充,或者患者已经发生急性危重的低蛋白血症、需要额外输注白蛋白,都应当由专业的临床营养师与临床医师综合讨论,通过评估与计算来得到结果。


  02、维生素C


  维生素C是在整个维生素大家族中我们最常耳闻的一类。它在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胶原蛋白的行程中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胶原蛋白是一类充满孔隙的立体结构,在伤口恢复的过程中,首先通过胶原蛋白搭建一个构架,再在这个构架之上进行修复,伤口的恢复速度会更快,且不易产生疤痕。正常生理状态下,胶原蛋白是皮肤及其它各类软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在术后伤口愈合期间需求量会更大,因此这一期间患者更应当保证维生素C的供给。


  一般来说,从蔬菜和水果当中就可以获得充足的维生素C,因此患者很少发生维生素C缺乏。但一旦出现此类情况,患者也应当在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一些营养补充剂。


  03、锌


  锌经常作为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多种酶的启动因素存在,参与人体脂肪、蛋白质及核糖核酸等多种物质的合成与代谢,有利于促进表皮细胞的分裂,加快伤口新生肉芽组织的形成,同时也对维持良好的免疫细胞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体每天对于锌的需求量并不大,而锌的膳食来源很广,包括海鲜、牛肉、动物肝脏、豆类、谷物等多种食物中均含有锌。但如果患者的伤口愈合不良,或者频繁发生感染,患者仍然应当咨询营养学专家,评估包括锌在内的各类微量元素是否出现了缺乏。


  二、运动好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参加运动的患者,死亡率会比不运动的患者明显降低;参加运动的康复者,复发的概率也会比不运动的康复者明显降低。


  这些运动不一定指让人汗流浃背的剧烈运动,包括瑜伽、慢跑、快走、太极拳等等在内的温和的运动,都能够对患者以及康复者带来益处。


  三、休息好


  睡眠是人体最重要的自我恢复时间。熬夜,这既是癌症发生的诱因之一,也是影响术后恢复的原因之一。


  首先,熬夜会损伤人的免疫能力;其次,熬夜影响人的情绪,可能会导致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下,影响免疫功能;再者,熬夜会影响人的内分泌功能,一些激素的异常,也会影响免疫能力。


  归根究底,熬夜会让人体免疫系统杀灭癌细胞的能力变弱。如果术后还有残余的癌细胞,偏偏免疫功能又变弱了,那么它就更有可能会变成一个复发病灶。


  至于如何提升免疫能力?吃好、睡好、运动好、心情好再加上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补充一些保健品或保健食品,免疫能力自然会变强。


  四、心情好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负面的情绪常常会影响身体健康。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等不良情绪,反应在机体,很可能会影响人体的激素水平与免疫功能。术后康复期的癌症患者,如果精神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笼罩之下,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激素水平紊乱,对于疾病的康复是非常不利的。


  保持良好的心态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了解自己的疾病。只有了解了癌症、了解目前临床上治疗癌症的诸多进展,才能够坚定抗癌的信心, 在接受治疗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对于治疗、康复或者营养方案还有疑惑,可以选择联系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会诊,选取最科学、有效的方案,自然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与预后。


  适当的社会活动与运动能够有效改善人的心态,家庭的支持对于一位癌症患者来说更是雪中送炭。正如一位癌症病友就自己的亲身感受所说:在癌症面前,谁能树起必胜的信念,遵循科学的防治原则,与经治医生密切配合,努力适应新环境,对周围事物培养兴趣和爱好,坚韧不拔地与病魔抗争,谁就能获得生存与康复的希望。


  的确,在临床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同样的医疗条件下,一些病人思想开朗,有着与疾病抗争的顽强意志,比那些因患癌症而思前想后、精神陷入极度苦闷的人治疗效果要好得多。如果精神完全被摧垮,即使再好的疗法也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最后,希望病友们都能坚定抗癌的信心和决心,为自己打开长生存大门!


本网站新闻资讯、文章、研究数据、治疗案例均来自于国内外医学论文,所涉及到的新药、新技术有可能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患者不能作为治疗疾病的依据。癌症治疗目前尚无治愈手段,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医院接受正规治疗或参加新药新技术临床试验。

肺癌肿瘤病友交流群

帮助广大患者在抗癌之路上少走/不走弯路

最终成功战胜病魔!

all.png


靶向治疗|最新资讯|临床试验|靶向药物|

基因检测|免疫治疗资讯|定期专家科普讲座


推荐营养品

推荐临床新药

全球肿瘤医生网与您一同抗癌!

在线咨询在线申请